7月10日,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的一片麦田里,昌吉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交锋炽热开赛,来自全州各县市的9名农机手奋勇当先,同台竞技,力求在保证收割功率的一起,将小麦机收丢失率降到最低,保证夏粮颗粒归仓。
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交锋在昌吉州已接连展开了4年,现已成了每年麦收时节不可或缺的“规则动作”。奇台县作为新疆重要的粮食产区,“奇台面粉”获全国首个面粉类国家级农产品地舆标志,每年都是昌吉州小麦收成的“主战场”。
麦田里,丰满的麦穗沉甸甸地低着头,麦芒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,三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络绎,金色的麦穗被快速卷进收割机,通过脱粒、挑选等工序后,丰满的麦粒如瀑布般倾注进车厢,破坏后的秸秆则均匀地抛洒在田间还田。农机手要在6到8亩的规则区域内,以正常行进速度,用10分钟完结规则作业量。小麦收割留茬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5厘米,在1平方米的取样区中,只能搜集坠落的麦粒,以此通过称重计算出地块的机收丢失率。机损率的凹凸,不但取决于机手的驾驭技能,更在于对小麦成熟度的精准掌握和联合收割机的精准操作,农机手们个个跃跃欲试,拿出看家本领驾驭收割机。通过剧烈的竞赛和裁判细心的核对,奇台县的参赛选手陈小刚以0.039%的机收低丢失率获得了本年的交锋冠军,他说:“这一场竞赛鼓励咱们提高操作技能。夏收时,咱们肯定会严厉遵从作业质量衡量原则,削减小麦收成环节的丢失,力求完成颗粒归仓。”
依据农业乡村部 2022 年修订的《小麦机械化收成减损技能指导定见》,机收作业质量衡量原则要求丢失率不高于 2%;而农业乡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印发的《2025 年 “三夏”小麦、玉米、大豆出产机械化技能指导定见》更是将小麦机收丢失率操控方针提高至1.2%以内。此次参赛的机手,个个都是经历比较丰富的“老把式”,他们的均匀丢失率低至 0.18%,远远低于小麦机收丢失率2%的操控规范。
据了解,昌吉州在农业机械化开展的道路上大步跨进, 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打瓜、裸仁南瓜、西红柿等首要农作物出产完成全程机械化,种植业归纳机械化率到达98.4%以上,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到达291.5万千瓦。